• ExplainAI 電子報
  • Posts
  • 🔑 #11 想開一間 AI 新創公司嗎? 投資人會看中哪些特點?

🔑 #11 想開一間 AI 新創公司嗎? 投資人會看中哪些特點?

Google Cloud 推出了全新的生成式 AI 課程、科技巨頭的生成式 AI 動向

哈囉!ExplainAI 雙週報讀者們,大家好!👋

本期內容會涵蓋

  • AI 深度聊 — 想開一間 AI 新創公司嗎? 投資人會看中哪些特點?

  • 科技巨頭的生成式 AI 動向

  • Google Cloud 推出了全新的生成式 AI 課程,以及其他眾多學習資源

同時,也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 😀

🍎 AI 深度聊 — 想開一間 AI 新創公司嗎? 投資人會看中哪些特點?

Justin Kan 是 Twitch 的共同創辦人 (事實上 Twitch 的前身叫 Justin.tv 就是以 Justin 來命名),也是 Y Combinator 的前合夥人,過去有非常豐厚的新創投資經驗。他前陣子分享了他怎麼看這一波的 AI 新創公司,以及具備哪些特點的新創公司,會讓投資人更有願意投資

從投資人的角度看,現在市場上湧出非常多的生成式 AI 新創公司,舉例來說,寫作助手類、客服類的 AI 新創已經多到數不清,其他題目也多半能找到數個做相似產品與服務的新創。這時候投資人在思考投資時,會問什麼問題?

Justin 說他第一個會問的問題,是「速度」。假如你要做某個透過 AI 來創新的題目,你的速度能否比既有公司來得快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做 AI 客服的產品,你的創新速度能不能比 Zendesk 或 Intercom 這類既有的客服軟體公司來得快?

速度這點很重要,過去幾個月,當某個 AI 工具被推出時,社群中就會開始傳「XXX 玩完了」,這邊的 XXX 可以替代成某個市場會被新 AI 工具衝擊到的產品。例如 Midjourney 出來時,一堆人開始喊說人再不需要拍照、Photoshop 玩完了。但多數時候,隔一陣子就發現,那些被說會玩完的公司與產品,都還是活得好好的,甚至推出了整合 AI 的新功能,讓人更黏在他們的產品中。例如 Adobe 把新的 AI 輔助生成工具整合到 Photoshop 後,大家就改口不再說 Photoshop 玩完了。

事實是,通常在既有產品中導入 AI 會比完全從零開發來得快。在這種現實面下,新創公司還有什麼切入點呢?

Justin 認為「能否透過 AI 累積新的客群」是一個關鍵指標。所謂的新客群就是過往不存在的客群。通常因為過去技術的受限,某個問題沒辦法有效被解決;隨著新技術的出現,這些問題得以被解決後,新的客群就會隨著出現。換句話說,「你的 AI 產品能解決什麼以前沒有辦法被解決的問題?」。舉例來說,在 iPhone 出現後,因為人手一台能連上網的裝置,Uber 這類過去沒辦法做的產品就變得可能。同理,在生成式 AI 出現後,你可以思考有什麼是過去做不到,但現在可以的。

今年的年中,NVIDIA 創辦人在台大的畢業典禮給了演講,他提到「0 元市場的故事」,這與 Justin 提到這點不謀而合。目前 NVIDIA 擁有的數十億美元市場的神經網絡處理器,當初是從 0 元市場開始做。0 元的意思是過去沒有人做過,自然也沒有競爭對手,也不擔心要跟大公司打。因此你可以問自己「有什麼是原本都還沒有人投入的 0 元市場,但是在有了 AI 後,能進一步發展出龐大市值? 

除了上述兩點,Justin 也提到在產品設計上,能否形成訓練資料與產品優化的正迴圈,是他會看重的。他以 TikTok 為例,TikTok 的演算法是基於從使用者搜集而來的資料,所以當使用者用越久,演算法也越多訓練資料所以表現越好,而當演算法推薦地越精準,使用者會用更久,藉此形成一個正向迴圈。

最後,他談到「一級與二級效應」的分析框架,也是投資人會思考的。所謂的一級效應就是那些直接因著 AI 會變得更快、更好、更便宜的。這是相對顯而易見且有效的;而二級效應就是間接的變更好的,例如可口可樂這類碳酸飲料,因為冰箱出現會賣得更好。身為投資人,他更著重思考二級效應,因此他也推薦大家能多往「有什麼會因為 AI 變得普及,而間接得利的」這方面向探索 (例如 NVDA 股價)。

雖然這波 AI 浪潮看起來又快又猛,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現在還只是開始。iPhone 剛推出時上面的 App 都是很陽春的,是在幾年後的迭代才變得逐漸成熟;而 YouTube 剛出來時最紅的 YouTube 節目,也完全比不上現在的節目。因此,大家不用擔心落後追不上,持續保持接觸與探究,未來仍有許多機會。

贊助夥伴

生成式 AI 應用:圖片生成與 AI 寫作技術應用分享

AI:IA小聚即將在 9/23(六) 舉辦:「生成式 AI 應用:圖片生成與 AI 寫作技術實際應用分享」的活動。在這個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,生成式 AI 將更快的進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。

本次活動將由三位專家帶領,跟大家分享他們在 AI 寫作與圖片生成式 AI 應用的經驗與洞察。

這次的活動將聚焦在 AI 生成的實際應用,以及生成式 AI 在創作中的角色與影響。無論您是創作者、專業工作者或是對生成式 AI 有興趣的朋友,我們都誠摯邀請您參加這次的活動,共同探索 AI 生成可以帶來哪些有趣的應用,並協助我們更好的創作。

報名活動或活動細節請參考連結 👉 https://supr.link/uwPht

📍值得你一看 AI 大小事

AI 時事

科技巨頭的生成式 AI 動向

  • OpenAI 將於 11 月 6 日在舊金山舉辦首屆開發者大會 [連結]

  • Meta:在 Llama 2 後,Meta 持續投注在開發更強大的 AI 系統 [報導]

  • Apple:據 The Information的最新報告,Apple 每天在 AI 上投資數百萬美元,該公司正在多個團隊開發多種人工智能模型 [報導]

  • Amazon:當 AI 與電視節目結合,可以產生什麼新火花? 亞馬遜旗下的 Prime Video 在美式足球節目中,加入了生成式 AI 的功能,讓觀看體驗大幅提升 [連結]

  • Google:Google 即將發布 Gemini AI 來與 GPT-4 模型競爭 [報導]

AI 學習資源

  • Google Cloud 推出了全新的生成式 AI 課程。有別於過往許多課程,可能需要一些技術門檻,才比較好上手;這次 Google 推出的系列課程,包含幾門不須用技術背景,也可以學會的入門課程。假如你想要上更進階的內容,該系列課程也有。另外,特別推薦 Google 的實作類課程,透過引導的方式,讓你也能一步步學會使用生成式 AI 的關鍵技術 [連結]

  • a16z 發佈了關於消費者如何使用生成式 AI 的分析報告。強烈建議想了解生成式 AI 產品趨勢的人,一定要看這份報告,裡面有非常多的洞見!就連每天在接觸 AI 資訊的我們,在這份報告都還看到許多預料之外的點 [文章連結]。

    此外,a16z 也整理了前 50 大生成式 AI 產品,ExplainThis 也將這些 AI 工具收錄到我們的 AI 工具百寶箱當中,推薦大家去玩玩!

  • AI 的未來與機會在哪? 過去兩週有兩個你絕對不能錯過的講座對談,一個是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在 Bloomberg 節目上的對談 [Youtube 影片];另一個是史丹佛大學 Andrew Ng 教授,在史丹佛給的演講 [Youtube 影片]

AI 工具

  • Stability AI 除了圖像生成,現在也推出了供大眾使用的音樂生成 AI 工具 Stable Audio,並開放付費版的商用 [連結]

  • 你有在用 ChatGPT Plugin 嗎?ZDNET 網站評選出了 10大最佳 ChatGPT Plugin,假如你還用過這些 Plugin,推薦去試試 [連結]

  • Figma 與 builder.io 將共同發表 Figma 轉程式碼工具 AI 工具。值得一提的點是,這次發表會的報名網頁,就是直接讓你可以在頁面上方拉設計,然後下方直接即時改動元件程式碼;不僅如此,在即時改動的過程完全沒卡頓,效能之好讓人感到非常驚艷呀 [連結報名網站]

  • Vercel 推出了透過自然語言生成 UI 元件的 AI 工具 — v0。你只需要輸入提示詞 (prompt),v0 就會根據你的提示詞,生成出相對應的 UI 元件完整程式碼。換句話說,透過 v0,用嘴巴寫 UI 元件這件事不再只是說說,而是真的被實現了 [連結]

  • Adobe 的 Firefly 正式在 Creative Cloud、Adobe Express 和 Adob​​e Experience Cloud 中開放商用。此外,Adobe 還推出了 Web 版本的 Firefly [Adobe Firefly]

🎉《ChatGPT 指令大全與創新應用》持續熱銷

最後,假如你有興趣全面性了解 ChatGPT,並且學習如何實作基於 ChatGPT 的應用程式,千萬不要錯過了 《ChatGPT 指令大全與創新應用》目前電子書也全面上市,之前有私訊詢問電子書的朋友,千萬別錯過了 (博客來購買連結在此) 😊

ExplainThis 致力讓 ExplainAI 電子報保持永久免費閱讀。為了能更永續經營這份電子報,我們開放電子報的版面贊助。目前電子報有超過千位讀者,平均開信率 > 45%,受眾主要是 AI 趨勢與動態感興趣的讀者。如果你有認識合適的廠商,還請推薦給我們 🤝

另外,如果你覺得我們的內容有幫助,也請幫我們分享電子報給身邊的人,讓更多人能在快速變動的 AI 時代,持續走在最前沿 💪